2005/07/16

再探 Nei Gan Waterfall

今天早上 8:20 從木柵家裡出發, 9:00 和魚友阿爽在淡水見了面後驅車上山, 9:30 到了 Nei Gan Waterfall 的入山口和另一位 hunter "rjt" 會合, 和我們各自的家人一共六人於 9:40 開始出發往 Nei Gan Waterfall 前進.

可能這幾天山上都沒下雨加上高溫的關係, 今天地上的石頭蠻乾的不太滑, 算是蠻好走的, 狀況比上週我來時好太多了, 況且我是第二次造訪這裡, 後面的路還有多遠? 地形怎樣? 我都已經有了底, 所以感覺比上次輕鬆了許多. 不知道是因為颱風快來了還是怎樣? 今天一路上的昆蟲少了許多, 沒什麼蜻蜓, 沒什麼蝴蝶, 也沒什麼大蜘蛛了, 不過倒是看到了一些蠻大隻的蜈蚣在草叢裡鑽來鑽去, 這是上次沒有看到過的.

10:00 我們到達了廢鐵橋 (N25°12.702/E121°32.481/H412M), 休息一下然後渡溪繼續上山

廢鐵橋旁超清澈的溪水


10:50 一行人到達瀑布 (N25°12.221/E121°32.682/H572M), 放下裝備後稍事休息. rjt 最用功, 趁大夥都還在休息時就已經很努力的開始找寶藏 (令我汗顏), 而且, 果然的, 最後寶藏還是被 rjt 給找出來的, 我只有一句話 "佩服佩服" ^o^

認真的女人最美麗, 當然認真的男人最英俊囉~ 看 rjt 多認真的在 cache 的 log book 上留言啊


我今天帶了 Garmin GPS V, Garmin VistaT, 以及 Leadtek 9537 high sensitive GPS 到現場


Cache and Travel Bugs


之後大家就休息並拿出零食野餐, 東看看西摸摸的, 河水依舊清澈, 舒服的很. 阿爽不虧是養魚的好手, 一路上都在注意路旁的野生墨絲和鐵皇冠, 以及水裡的野生黑殼蝦和長臂蝦. 大家休息到 12:20 分後在瀑布前拍了張合照後背上了各自的裝備後開始下山.

與瀑布合照


下山的路上遇到一位正要上山的登山客, 阿爽的弟弟先打招呼問了一聲「登山嗎?」, 然後阿爽再問了一聲「尋寶嗎?」, 沒想到真的是來尋寶的人, 大家聊了一下才知道上山的是 hunter "jing", 遠從台中獨自一人上來尋找瀑布, 精神可嘉. 今天真的是很巧, 和兩位從未見過面只曾在網路上連絡過的 hunters 見到面.

13:00 回到了廢鐵橋, 一行人再度休息, 之後並沒有渡溪, 而是順著岸邊繼續往下走.

阿爽和弟弟似乎在尋找黑殼蝦的蹤影


13:30 來到了古厝遺跡 (N25°12.775/E121°32.474/H442M), 這裡是先民曾經居住過的痕跡, 何時荒廢的已不可考, 在此引用一段「Tony 的自然人文旅記」中的文字說明: (Tony 的自然人文旅記是一個我蠻喜歡瀏覽的網站)

關於這處遺址的歷史,陳岳老師於民國六十七年初探此地時,曾遇到一位洪姓老者,此地為其祖居地。據洪姓老人表,其祖先為小雞籠社平埔族人,乾隆年間,有二漢人至此拓墾,以絲緞與原住民交易,取得耕地,遂於此地開墾。而後其中一名漢人與酋長女兒結婚,就是洪姓人家的祖先。
洪姓老人的口述歷史,亦符合三芝鄉的拓墾史。三芝鄉本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族分佈的區域。漢人移民始自雍正未年、乾隆初期,乾隆六十年間(1736-1795),三芝鄉已開拓完成。此期間較晚移民者,便向河川上游山區拓墾。平埔族漢化較早,與漢移民雜處並通婚,亦漸採漢姓,最後被完全漢化而消失。


古厝遺跡


13:40 來到了伏流瀑布 (N25°12.851/E121°32.422/H434M), 這也是個蠻神奇的地方, 附近明明沒有溪流經過, 可是水聲出奇的大, 原來是一股強勁的水流自腳下的石縫中大量湧出, 立刻向下方峭璧傾洩而下, 落差大約 7~10 米, 水落地後再度消失於石縫之間.

13:45 分, 回到了柏油路面. 走回了停車處, rjt 表示他要前往大屯山自然公園去尋找另一個 cache, 由於那個 cache 我在 7/4 已經去找過了, 所以我就沒打算再去一次. 最後大家就在橋邊互道再會後各自離去, 今天是個成功又有趣的 hunt 天.

點這邊去看阿爽拍的照片集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下您寶貴的意見, 但廣告以及無意義的夢囈會被砍哦~